当前位置:媒体播报- 四川在线:华西秋雨来得早来得猛,直击秋粮烘干现场丨直击秋收·天府粮仓装新粮③
四川在线:华西秋雨来得早来得猛,直击秋粮烘干现场丨直击秋收·天府粮仓装新粮③
“下雨不影响烘干,但影响农户把粮食拉到烘干厂来。”9月23日,记者见到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负责人游静时,他正在对水稻含水量进行检测。农场里烘干设备轰鸣,游静说,近一个月以来,烘干机就已开启了24小时连轴转模式。
自8月中旬以来,全省大部分秋粮产区持续连阴雨。这是2021年以来,华西秋雨首次提前“履约”。从目前降雨情况来看,其涉及范围和持续时间均为近年来新高。
让收获的粮食能及时得以烘干而不至于发霉,是这个丰收季种粮大户们最心急的事儿。
为此,游静的电话每天响不停。“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四五百个电话,几乎是挂断一个,就要马上接下一个,全部是农户咨询还能不能来烘干粮食的。”游静说。
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一期厂房
每日烘干量超800吨
设备24小时运转保障稻谷烘干
“这是我们在新津区建设的第二处烘干中心。”走进厂房,14台烘干机正在同时运转,厂区空地内堆放着待烘干的粮食,粮食堆上插着写着农户姓名的牌子以示区分。
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在2022年投资建设该厂区,日烘干量能达到280吨。加上2015年建设的老厂区,农场共计日烘干量超800吨。是四川地区日烘干量靠前的点位之一。去年,这里共计烘干了近4万吨粮食。
靠着这份“硬实力”,除了辐射新津本地的农户外,崇州、邛崃等地的农户也纷纷将收获的水稻拉到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进行处理。
今年,受华西秋雨影响,烘干密集时间段更集中,烘干压力较往年更大,如何应对?
“工人两班倒,设备24小时运转,确保稻谷‘随到随烘’。”游静说,工厂会根据粮食到场顺序,依次安排烘干。
时值中午,农户们驾驶着满载稻谷的车辆陆续抵达,将金灿灿的稻谷倒入进料仓,经过筛选机精准过滤稻秆、杂草等杂质后,干净的稻谷自动进入烘干机,在恒温控制下快速去除水分。
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二期厂房内堆放着待烘干的稻谷
整个烘干流程,大约需要20个小时完成。工人会时不时地取出一部分稻谷进行水分检测,当稻谷含水量低于13.5%时,才能结束一轮烘干。“这是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要求,必须要达到。”游静说。
除了合作社、农场等粮食产后服务主体外,8月下旬起,全省21个市(州)、70多个产粮大县的34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这些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的日烘干能力达3.2万吨。可为农户提供秋收时的“代清理、代烘干、代收储、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以帮助农民减损增收。
提供免费重金属检测服务
为粮食销售提供品质依据
面对刚烘干的粮食,不少农户直言:“我们想先囤着,等等看之后粮价会不会涨。”
烘干的粮食不及时出售,放在哪里?“我们为来烘干的种粮农户提供免费存放服务。”游静指着烘干设备对面的一处巨大的低温仓。据他所说,这里是随着第二处烘干厂一同建设的低温仓库,最多能储存5000吨粮食,厂区内一共有四处这样的厂房。
这个低温仓最大的作用,就是为了帮助种粮农户把粮食缓缓再出售。游静解释道,如果急于抛售,每斤的粮食说不定就得少三五分钱。别小看这钱,按照亩产1300斤来算,十亩地就要少卖600多元,不算是笔小钱。
随着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户前往此处烘干并寄存,2万吨的存储能力有些不够用了。“我们也提供粮食代销售或采购服务。”游静说,农场在2026年底建成投用一处大米加工厂,年产大米2万吨,能让大米烘干后直接送入精加工流程,缓解储存压力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新津新农汪氏家庭农场一期厂房
对于土地面积较小的农户,游静提出了“粮食置换”的灵活方案。他解释道,公司会按市价收购农户的湿粮,农户随后可选择领取现金,或换回等价的干粮。这样既解决了小批量粮食无法单独烘干的问题,也保障了农户的利益。
无论收储与否,农场都将对前来烘干的粮食进行检测。不远处的烘干中心,检测人员依次为样品贴上标签,将稻谷去壳、研磨成粉末后,精确称取固定重量送入质检仪器。“我们主要检测镉、铅等重金属含量是否超标,并为种粮农户出具检测报告。”游静介绍,报告会清晰标明谷物中各项重金属含量是否处于安全阈值范围内,为粮食销售提供品质依据。